Mar.16
『筍 竹萌也』 < 一年就吃這十來天!> 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過後,大啖鮮筍的時節到了,春天踏着輕盈地腳步而來,慶元竹林裏,筍終於冒出了尖尖兒,為慶元人們帶來了一道“鮮掉眉毛”的時令恩物。 筍是竹初生時的嫩芽,一年也就吃這十來天。過後便會越長越結實、並長成竹子,春筍的“保鮮期”極短,過夜吃已有隔世感,生於山長於山的慶元人,為了這口鮮,爭分奪秒去那片藏着鮮嫩的山林中,不為別的,只為那一口鮮嫩。 新鮮挖出的筍,根部帶着些春日泥土的濕潤,剝開殼,清冽的鮮香立馬迎風襲來,舌尖上的春天,就這樣意外而至了。 美景千千萬的慶元小城,一到春天,趕赴而來的食客們便只惦記着那一道筍子,不管怎麼做成菜,都讓人期待萬千。 白玉筍,被人們稱之為“筍中皇后”,生長在高海拔的紅土山裏。其外殼呈黃色,筍肉呈嫩白色,渾身潔白如玉,口感鮮中帶甜、清新爽口。 慶元縣黃田鎮朱黃村,有着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地貌特徵,這裏高山茂林,四季分明,非常適宜白玉筍的生長。清明前後10天是出產白玉筍的最佳時期,每到這個節氣,挖筍人都搶着時間,收集最新鮮的白玉筍。
人們不干涉筍的生長,任憑它們各憑本事,在這山靈水秀之地,吸收養分精華,積蓄破土力量。 只是,挖筍也講究技術,一頭扎進深山,普通人未必挖得到,村裏經驗豐富的老農,眼光犀利,才能找得到筍中極品。 泥土裂開細縫,筍頭將出未出。此時的筍,鮮嫩到能掐出汁,肉質細密爽脆,沒有纖維渣。 慶元深山中,生長着一種既苦又美味的筍,名為苦筍,春末夏初,人們便會鑽進竹林內採摘苦筍,過足“苦”癮,大家將採摘苦筍形象地稱為“拗”苦筍。 剝好細細長長的苦筍要先經清水煮過後再用來炒菜或是煲湯,煮後的苦筍少了些苦味兒,滿口的嫩滑配上冬天醃製好的煙燻臘肉或是酸菜,苦筍甘中帶苦,苦中帶甜的味道總能令人無比懷念。 苦筍除了新鮮的好吃以外,人們還會把一條條煮好的苦筍放進瓶瓶罐罐裏儲存,用淡鹽水浸泡密封能保存一年,因而許多忘不了苦筍味道的遊子,每當離鄉前都要帶上幾罐,食用前將苦筍倒出來,還是一樣的家鄉味兒。 春筍宴,你最想吃哪一道?
醃篤鮮 所需食材:春筍、鹹肉、豬小排、千張結、小葱、生薑、黃酒 烹飪方法:鹹肉切塊並用水浸泡,去除過多的鹽分;豬小排焯水去除腥氣和血沫;取大鍋放入高湯或水燒開,加入小葱結和薑片及少許黃酒;放入鹹肉和小排,小火燜燉一小時;千張打結,和筍塊一同焯水去除異味;撈出摒棄薑片和葱結,放入筍和千張稍稍煮一下即可,鹹肉有鹽分,無需再加鹽。 手剝筍 所需食材:春筍、花椒、辣椒、大料、肉桂 烹飪方法:將春筍洗淨,保留外皮,準備好香料;春筍和香料放入鍋中,加入足量的水放適量鹽;燒開後轉小火再煮十來分鐘,浸泡幾個小時後入味,食用時再剝去筍衣。 雪菜蠶豆燴春筍 所需食材:春筍、鮮蠶豆、雪菜、香醋 烹飪方法:筍片和新鮮的蠶豆分別焯水瀝乾;鍋中加足量的油燒熱,炒香雪菜;加少許糖和香醋;再放入筍和蠶豆炒勻出鍋,雪菜有足量的鹽,無需再添加。 油燜春筍 所需食材:春筍、小葱、生抽、料酒 烹飪方法:鍋加油燒熱,放入筍煎至表面稍稍金黃色;放入適量生抽和糖全部融合;澆入一小碗水和少許料酒,燜幾分鐘;大火收汁,出鍋撒上小葱碎即可。 乾鍋春筍 所需食材:春筍、肥五花肉、大蒜、幹辣椒、郫縣豆瓣、生抽 烹飪方法:春筍段焯水後瀝乾備用;鍋加底油燒熱,放入肥五花肉煸出油脂;再放入蒜末、幹辣椒碎、郫縣豆瓣炒香;放入春筍段,淋少許生抽翻炒即可。 飄飄細雨中, 筍從山中冒出尖尖來, 便是時候舀一勺鮮湯,咬一口鮮筍, 這才配得上慶元的美好春日啊!
|